供稿:文学院 文:李杰俊 |
审核:左兴才 |
发布:2025/04/29
文学院讯 4月26日与28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万曙应邀为曲阜师大师生作学术报告。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朱万曙以《学术论文写作漫谈》和《古代文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为题展开深度学术交流。

在首场报告中,朱万曙立足四十载学术积淀,通过解析《琵琶记》《西厢记》《牡丹亭》等戏曲经典研究案例,结合其担纲策划的庐剧《包公打舅》和黄梅戏《初心》创作实践,系统阐释学术论文写作要义。他强调优质论文应兼具"思想格局的超越性、逻辑架构的严谨性、语言表达的凝练性、学术品位的审美性"四大特质,特别指出戏曲文学研究需注重"场上案头双重视域"的融合创新。
针对古代文学研究专题,朱万曙深度剖析学科发展现状,指出当前面临研究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与学术增长点相对稀缺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研究方法论体系亟待更新的现实需求。为此,他提出三维突破路径:建构中华多民族文学共同体认知框架、强化文学地理空间维度解析、打破传统文体分类壁垒实现跨文体研究。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朱万曙强调应善用数字人文技术重构研究范式,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学术实践。
两场报告引发强烈学术共鸣,在场师生就戏曲文献数字化、多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等前沿议题与朱万曙教授展开深入探讨。
文学院刘相雨教授、任明华教授担任学术与谈人,学院相关负责人及百余名师生代表参与活动。